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决赛、总决赛一号通知
一、大赛赛制
(一)组别设置
全国赛设置2个组别:中国学生组、国际学生组。
(二)参赛资格
1.参赛学生须是全日制高等学校在读学生,年级、专业不限。
2.全国赛以团队形式比赛,每个团队由3名学生组成。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每个团队最多含1名英语专业学生;不允许跨校组队。每个团队最多可指定3名指导教师。
(三)赛程安排
时间:2023年11月30日~12月3日
地点:湖南师范大学
(四)参赛语种
中国学生组参赛语种为英语,参赛案例用英语撰写,允许使用少量说明性的汉语。国际学生组参赛语种为汉语,参赛案例用汉语撰写,允许使用少量说明性的英语。
二、比赛方式
全国赛由全国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各学校参赛团队指导教师负有对全国赛参赛案例及其展示分析等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把关的责任。
比赛形式:全国赛分决赛和总决赛。决赛包括跨文化交际案例开发与展析、名言名句解读2个环节。决赛队伍的35%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包括知识问答、情境述评、讲述中国故事3个环节。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各个比赛环节。
全国赛决赛根据参赛队伍数量,有可能采取分组平行比赛形式。
评委组成:评委人数不少于9人,评委须具有高级职称。全国赛评委会设评委会主席1名,提问评委1名。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本章程,确保比赛的规范、公平、公正。比赛前应召开评委会议,对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说明,确保大赛全国组委会制订的章程精神和规定得到贯彻,确保评分标准得到准确实施。为确保评分的科学性,全国赛的决赛和总决赛中,评委对前三个参赛队的表现不当场打分,而是在前三个队完成比赛之后进行评委合议,之后评委再行打分。
奖项设置:总决赛设特等奖3名(冠军、亚军、季军各1名),晋级总决赛但未获得特等奖的团队获得一等奖,晋级决赛但未晋级总决赛的团队获得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获得与团队奖项相对应的指导教师奖。
三、比赛环节
全国决赛
(一)案例开发与展析
1.案例开发:参赛团队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
2.案例展示:参赛团队成员现场展示案例。展现形式不限,要求自然、合理,能生动、清晰展示案例内容。
3.案例分析:参赛团队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交际策略等进行分析。
4.回答评委提问:评委针对参赛团队的案例展示分析内容提问,由1名团队成员回答。
5.时间要求:案例展析总时间为10分钟,最低不少于8分钟。回答评委提问的时间为2分钟。
(二)名言名句解读
组委会提供一则跨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由一名团队成员进行解读,时间为3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
全国总决赛
(三)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环节涉及中国文化知识、世界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
每个参赛团队回答6道题,由一名团队成员答题,每题0.5分,满分3分,当场记分,时间为2分钟。
(四)情境述评
1.组委会将提供跨文化相关视频材料。参赛团队上场比赛前抽取视频,准备30分钟。
2.团队成员集体上场,对视频内容进行跨文化解读和分析。时间不少于6分钟,不超过8分钟。
3.评委针对参赛团队述评内容提问,由1名团队成员回答,时间为2分钟。
(五)讲述中国故事
参赛团队根据组委会提供的与中国相关的情景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由1名团队成员回答,时间为3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
在以上全国赛的比赛流程中,针对评委提问、名言名句解读、知识问答、讲述中国故事等单人展示环节,各赛队成员需合理分工,由不同学生分别承担,不得由同一名学生承担所有单人任务。
点击链接加入群聊【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攻略】:692609815 可免费获取各类英语竞赛资料!